找到相关内容331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传统佛教信仰群体的制度分析

    关系的制度化,同时也是一种权力秩序的准入和排斥的对立关系。宗教的权力表达及其关系的制度化,实际上就是中国儒教、佛教可能“祛魅”、继而获得形式化、制度化的基本障碍。在不影响朝廷官府...

    李向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4545055473.html
  • 儒释道的人生智慧

    就是以上“仁”(亲亲之杀)和“义”(尊贤之等)的具体化、形式化。   孔子重礼、执礼,主张仁礼并重、文质并茂,但主要是想透过礼的形式复兴其所内蕴的文化价值理想。孔子是把周文作为我们民族深厚的文化传统和...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4551455484.html
  • 曾其海著:天台佛学(1)

    的亚里士多德及中世纪的经院哲学都认为物质(质料)是被动的、不定型的、否定的本原,物质自身不能形式化,必须借助于上帝所创造的形式才可以使物质具有形式。布鲁诺反对这种观点,认为物质是永恒存在的,而且自身在...

    曾其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02455937.html
  • 文字禅与宋代诗学(1)

    诗的形式化现象。  其次,“文字禅”和“以文字为诗”不是两个固定的概念,而是在禅宗和诗歌的发展史中分别逐渐形成的两种倾向。尽管在晚唐五代就已出现宗门机锋和苦吟诗派这些有文字化嫌疑的苗头,但直到北宋中叶...欣赏绮词丽句,提倡言之有文,视文字为美文。而这些精神显然与“文字禅”的阐释学语境——宋代士大夫普遍的禅悦倾向分不开。换言之,在禅宗从不立文字到不离文字的形式化、学术化、文学化的过程中,文化素养高的士大夫...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25056018.html
  • 元、明、清三代的佛教和道教雕塑

    扩大到和国内现存唐、宋造像来比较一下,显然不能跳出佛教雕刻的没落趋势。如衣纹的质感不足,宝冠繁褥琐碎,面部表情缺乏内心传神的联系。总的看来,已流露出形式化的衰退迹象。”  杭州以外属于元代的佛教石窟...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34156048.html
  • 汉传佛教的建寺文化(2)

    用以宣传神政思想。最后却变成佛神纠缠不清,佛教走向形式化,几乎是麻痹的情形。佛教诸宗见佛教陷入困境,于是纷纷派学者前往先进国家考察,并批评政府之不智,并展开“护法活动”。明治八年四月,政府停止“神佛合同...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82756171.html
  • 诗悟与禅悟——论禅宗思维方式对中国传统诗学美学的影响

    民众的广泛信仰与支持。这种折衷融合的倾向,也使得中国人在很大程度上享有宗教信仰的自由,甚至中国不喜欢仅仅接受基于一种教义的信仰。  中国人试图在当时社会的主流传统思想之框架里,尽可能地(形式化地)调和...

    刘艳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04256248.html
  • 中国文化与宗教发展趋势

    去皈依外在之神,更不是为了功利目的去崇拜神。人与自然本根是本体与形式的关系,因为形式化所出现的不完善,得依赖人的性智觉悟和理智能力去成就、完善,故说,成己、成人、成物、成天。当然,东方哲学过于重视体用...

    江山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93356598.html
  • 潘越著:论审美前理解(2)

    中主体本质力量与对象的本元性的契合。即我与对象本来是统一的,能动性的表象是在这种统一中根据主体的需要而开掘对象的意义,而其实质就是本质力量的形式化。能动性本身具有两重属性:第一是一贯性与稳定性,它使...

    潘越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03457905.html
  • 《中国禅宗通史》的方法论评析(1)

    皆可套用,如清净、善美、广大、无边、功德、玄元等词皆是将相对世界的形容语词绝对化地使用下的称述,故而本来无一物的符合性空义之形式化述词,与言其清净的对性空的强为状述之词,实是述词之绝对性使用与相对性...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21058008.html